2012年泉州市工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下载亚博

2012年泉州市工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时间:2012-12-31 18:17

2012年泉州市工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引

本年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泉州市工商局编制了2012年度泉州市工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本年报由概述、主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工作人员、支出和收费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说明和附表八个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1120121227止。本年报的电子版刊载在泉州工商红盾信息网站(www.qz.fjaic.gov.cn)。

                 一、概  

2012年度本机关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概述如下:

今年以来,本机关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26号)精神以及《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工商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大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闽工商综〔2012134号)的要求,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以“统一平台、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持续推进”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大平台和政务公开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突出长效运作,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各级办公室负统筹协调监督职责,突出机关各科(室)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具体责任。及时充实调整强化联络员队伍,努力保持队伍人员相对稳定,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二是按照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公开大平台系统管理维护与运行规则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清理各类公开信息,做好信息资源的梳理整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采集、发布、考核、监督、责任追究等各种管理制度,明确本局各部门职责权限和栏目更新维护要求,努力构建推进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大日常督查力度,扎实做好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红盾网站信息公开平台维护更新、年度报告编制等日常事务工作的督查。在全市系统内初步建立起政府信息公开季度、年度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

(二)突出载体建设,重点规范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和形式。一是继续加强泉州工商红盾网站建设,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公开第一主渠道的作用,按照规范、准确、全面的要求,坚持生成的信息第一时间在网站公开,促进公开全面电子化。今年来,我局共在泉州红盾网上发布各类信息、图片758条,网站点击率高达77万人次。二是以实施信息公开大平台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基本建立标准化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形成省、市、县(区)三级互联互通,全面覆盖工商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信息的较完整信息公开网络体系,方便社会公众检索查询。今年来,我局根据信息公开大平台要求,着手重新修订指南和目录,重新梳理2008年以来的信息,共审定公开各类信息453条,其中公文公开量上升23%三是积极借助社会新闻媒体平台推动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公开,主动通过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泉州广播电台、东南早报等媒体及时发布全市系统工商工作动态、执法监管情况、消费维权情况等,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公开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创新畅通新型公开渠道,开展了在线访谈、政策解读、公众评议调查等双向互动性活动,及时公布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今年来,我局主要领导先后亲自参加泉州晚报“政风行风直通车”热线、东南早报“一线通”、福建工商红盾信息网“在线访谈”系列活动,主动解读工商出台服务企业支持“二次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回答了广大网民群众各种提问和咨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突出公开重点,着力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广度和深度加大公开力度。一是继续推进以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工商机关公共政策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为重点公开内容,主动依法拓展公开面,深化公开内涵。今年来主要重点做好:推进公布各类行政处罚事项的依据和裁量标准;逐步开展对涉及民生、专业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公共政策、重大事项等政府信息的解读服务等;进一步推动规范性文件等政策信息公开,结合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依申请公开,着力优化受理渠道,进一步健全统一受理、分流协调、全程监督的机制流程。同时,不断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意识,要求通过严谨细致办理申请,努力提高答复质量,加强与申请人沟通协调,努力消除各类恶意公开申请产生的矛盾。今年来,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7件,全部进行了及时答复。三是针对公开形势发展变化,结合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大平台建设,积极对涉及工商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制度等进行科学整合,做好公开内容的补充以及已公开内容的删补。同时,还加大对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7月份召开全市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大平台工作培训会议。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机关2012年度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6条,其中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组织机构信息15条,占19.7%规范性文件类信息7条,占9.2%;政府采购类信息1条,占1.3%;重大项目类信息1条,占1.3%;工商工作动态类信息11条,占14.47%,公告公示类信息22条,占28.94%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年度,本机关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为7件。

                四、咨询处理情况

   本机关共接受市民咨询16人次,其中现场咨询0人次,电话咨询12人次,网上咨询4人次。咨询内容主要涉及如何查询企业信息、工商注册登记、案件举报程序、商标申请等方面。

                        五、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机关受理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0件,行政诉讼案0件。

六、工作人员、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本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为1人,兼职人员为15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

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没有设立专项经费,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费用,全部从日常办公经费中开支。

                  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2年,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公开主管部门的要求、与群众的期望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一些单位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存在着“松、懒、散”的问题,仅仅满足于日常信息更新维护的一般性工作,对指南和目录及相关配套制度长期不修订,对工作内涵不进行挖掘创新拓展,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

2.部分单位不仅缺乏稳定专门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而且缺少开展业务培训,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效率比较差,工作开展滞后。

3.部分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健全,工作规程运作不够正常,更新维护责任不落实,审查程序形同虚设,存在着一些延时公开、公开不全的不良现象。

2013年,本机关将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不断持续运作、规范开展、创新提升,着力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增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全力打造“阳光工商”良好形象。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要认真贯彻十八大关于加大推进政务公开精神要求,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加大工作力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充实专职人员。局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分管领导定期组织人员研究措施、解决问题,保障必要的经费,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明确、制度完备、工作长效。

二是要深化公开内涵,提高公开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内容,突出公开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把公开权利人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事项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要切实发挥好信息公开大平台的作用,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进一步推动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相结合,真正发挥工商政府信息服务作用,着力健全政务公开服务体系,从而有效提高整个政务服务水平。

三是要推动长效运作,着力探索创新拓展。要着力健全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要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长期性的动态工作落到实处,主动把公开工作融合到每项工商业务中,促进信息公开业务化,并以业务化推动长效化。面对新形势,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研究,主动创新公开理念、创新公开渠道和形式、创新公开机制,不断拓展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促进公开的信息更加贴近公众,方便群众获取,更好地发挥政府信息使用价值作用。

            八、附表和说明

1其他说明:无

2附表(15

附表一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76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76

新增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7

附表二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7

申请总数

0

其中: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电子邮件申请数

0

    4.网上申请数

6

    5.信函申请数

1

    6.其他形式申请数

0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7

其中:1. 同意公开答复数

2

2.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1

    3. 否决公开答复数

4

其中:(1)“非《条例》所指政府信息”数

1

    2)“信息不存在”数

0

    3)“非本部门掌握”数

0

    4)“申请内容不明确”数

0

    5)“免予公开范围1

0

    6)“免予公开范围2

0

    7)“免予公开范围3

0

    8)“免予公开范围4

0

    9)“免予公开范围5

0

10)“免予公开范围6

0

11)“免予公开范围7

0

12)“免予公开范围8

0

13)其他原因

3

附表三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21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93501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0

网上咨询数

人次

4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12

附表四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标

单位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0

行政申诉数

0

其中: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附表五  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收取费用总数

0

其中:1.检索费

0

    2.邮寄费

0

    3.复制费(纸张)

0

    4.复制费(光盘)

0

    5.复制费(软盘)

0

  收费减免总数

人次

0

其中:减免人数

0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人员总数

0

其中:1.全职人员数

1

2.兼职人员数

15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经费

万元

0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

万元

0

与诉讼有关的总费用

万元

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网站地图